大流寇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明崇禎十六年,淮安府鹽城縣上岡鎮。
上岡此地東臨黃海,秦漢時已興漁鹽之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

大流寇 by 傲骨鐵心

2022-4-15 22:02

  騰機思是達延汗六世孫,蘇尼特東路首領塔巴海達爾漢和碩齊之子,八年前因為皇太極的征伐,騰機思被迫率部降附清朝。為了安撫這位蒙古部落首領,清廷將宗室女嫁於他,授和碩額駙,後又封為紮薩克多羅郡王。
  大體上,皇太極在時對騰機思兄弟的待遇是十分優厚的,不過皇太極死後主政的多爾袞因為從前就與騰機思兄弟有仇,因此上臺之後就對騰機思兄弟采取壓制政策。
  這就使得騰機思兄弟對清廷也越發不滿起來,可苦於滿清勢大又入關征服中國,只有人馬兩萬余的蘇尼特部落怎麽敢與滿清為敵。
  直到幾個月前騰機思兄弟聽說遼東重新來了漢人的軍隊,且滿洲人好像在關內遭到漢人的反抗很激烈,於是,騰機思秘密派人到關內打聽詳情。
  蘇尼特部落的人其實並沒有真正入關,因為他們不需要入關。時大量從京東地區逃難的漢民至喜峰口出關逃避兵災,從這些人口中蘇尼特部的細作大致了解了現在關內的局面。
  壹聽關內的漢人軍隊都在北京城附近活動了,騰機思立時意識到滿洲人的氣數已盡,於是果斷舉兵同弟弟騰機特及手下諸臺吉聯絡車臣汗,土謝圖汗,想要三家合兵壹處攻打關外盛京,好讓那滿洲人連老家都回不了,統統死在關內。
  同屬喀爾喀蒙古的車臣汗碩壘、土謝圖汗袞布對騰機思兄弟反清“熱烈”歡迎,並大力支持。
  前者許諾可派四個兒子率三萬騎兵,後者許諾派兩個兒子率兩萬騎兵同騰機思兄弟合兵為蒙古聯軍,以恢復祖上榮光。
  騰機思兄弟起兵後第壹個對付的就是滿洲人的幫兇漠南蒙古諸部,其中與滿洲結為世代姻親的科爾沁部更是騰機思兄弟的最大打擊目標。
  遵化巡撫宋權急報過來的時候,騰機思兄弟已經率軍殺進漠南,所以即便此時的清廷緊急詔漠南蒙古諸部入關“勤王”,漠南諸部也不可能來救駕了。
  而宋權在這封緊急軍情的末尾還附有壹句,意朝廷萬不可再指望漠南諸部。
  換言之,清廷要麽選擇同大順軍議和,“體面”的撤出關內,要麽就是真的玉碎。
  在禮親王代善的壓制下以及現實的種種不利,多鐸最終同意議和。
  小皇帝福臨“親自”下詔,委派鄭親王濟爾哈朗、戶部滿尚書英俄爾岱、禮部漢尚書馮銓、蒙古承政噶喇依為和談使者。
  順軍方面提出的五個條件除第壹、第五條可原則同意外,第二、第四兩條再行商議,第三條去帝號卻堅絕不答應。
  第二條釋放漢奴和阿哈這壹塊,滿洲諸王商議的結果是可釋放京中五萬人,京外其余各處尚在旗莊耕種之漢奴皆可歸還順軍,並廢除緝捕逃人令。
  第四條歸還從順軍手中搶奪的千萬余兩白銀,經諸王貝勒再三商議,允歸還三百萬兩。
  不過這三百萬兩國庫卻是拿不出的,因為當初擊敗李自成大軍後,多爾袞為了鞏固地位和提高威望、拉攏入關八旗人心,將繳獲的大量錢財肆意賞賜八旗,真正充入國庫的只有壹半。又經兩年多戰事及地方治理需要,如今國庫存銀雖沒有前明崇禎時那麽慘空的可以跑馬,但也不到百萬兩之數。
  所以,最終經兩位太後敲定,這三百萬兩的給付銀由在京王公貝勒湊齊給付。
  其中親王十萬兩、郡王五萬兩,貝勒三萬兩、貝子壹萬兩,余鎮國公、輔國公各千兩不等。
  湊銀子這壹塊,頓時顯出滿洲王公比那前明勛戚更具眼光,不須太後哀求,也不需親王登門,消息壹出,各家府上就開始往外拿銀子了,且拿的都很高興,半點怨言也沒有。
  原因當然是拿銀子買回家的路,總比城破被人家搶,又或突圍路上叫人家攆來得好吧。
  太後諭旨並沒有讓滿漢大臣們也獻銀子,可大學士範文程和寧完我二人卻各自主動捐輸三千兩,就是漢官馮銓也自掏腰包願出五百兩。
  那位當廷被“拽斷”辮子的孫之獬倒是沒有被下獄處罰,只是被罷官趕出朝中,按理這位剃頭黨的領袖乖乖在家呆著便是,但卻不知是良心發現還是腦子壞了,竟將家中的金銀首飾拿出來說是要為大清分憂。
  結果,被鄭親王濟爾哈朗下令亂棍打出。
  大多數漢官的覺悟不高,沒有願意學孫之獬為大清分憂的,倒是不少人在家忙著藏銀子,原因是害怕大順軍入城後會繼續追贓助餉。
  除了那些早前就同大順方面有過接觸的,余者基本上都對馬上到來的大順軍入城感到驚慮。
  濟爾哈朗等議和使是從廣渠門出的城,順軍方面顯然也有足夠的和談誠意,大軍統帥、山東節度使陸廣遠親自同濟爾哈朗會唔。
  出城之前,濟爾哈朗已從馮銓那裏得知這位年輕的陸節度正是“賊首”陸文宗的侄子,軍中呼少都督,因此並不覺得他堂堂大清親王只同壹個山東節度會唔有什麽不妥。
  壹番客套後,雙方進入正題。
  順軍方面另外幾位參與和談的是反正的耿仲明、鎮帥高傑、以及壹位打進來臉上就明顯帶著怒意的小將。
  小將自是陸四的外甥李延宗,他也是陸廣遠的嫡親表弟。
  生怒的原因是李延宗不知道舅舅是怎麽想的,明明韃子在北京都快完蛋了,偏要跟他們搞什麽和談,放人家出關,這不是沒事找事,給將來埋禍患麽。
  要按他李延宗的意思,拼著死上幾萬人也要把北京城啃下來,然後管他韃子老的小的,男的女的,統統拉出來過刀,叫他們看看漢人的刀跟他們韃子的刀哪個更鋒利!
  然而,是打是和,可不是他李延宗能拍板的。
  眼下,只能乖乖聽話跟在表哥身邊。
  表哥先前還囑咐他,沒他的允許不許說話,這就讓李延宗心中更是窩火郁悶。
  耿仲明參加談判的原因除了攻打北京他的炮兵部隊要占首功外,還因為此人比較擅長交涉事務。
  另外壹個原因是李延宗首先要讓清廷將城中的耿仲明部家眷交出來。
  這個補充條件說出來後,濟爾哈朗同英俄爾岱他們都沒遲疑,就痛快應允。但卻說懷順王家眷交還須等朝廷出關。這也是防著順軍出爾反爾,萬壹於清廷東撤途中襲擊他們。
  李延宗與耿仲明低語幾句,便沒有就此事再行要求。接下來,在耿仲明的“唇槍舌箭”之下,濟爾哈朗將釋放的漢奴人數增加到了八萬人,歸還白銀數量增加到四百萬兩。
  原本濟爾哈朗是堅持以山海關為兩國分界,至少也要以寧錦為界,可馮銓私下勸說他眼下當務之急是朝廷同京中的二十余萬八旗家眷安全回到盛京,萬不可在此小事上與順軍發生爭執,導致和談破裂。
  英俄爾岱也說此事不必爭,真等大清將朝廷連同主力撤回關外,那順軍難道還真能守住廣寧不成?
  濟爾哈朗壹想也是,遂不再就此分界繼續爭執。
  和談條件基本成功九成,唯獨在清帝去皇帝號,降稱國主之事上,雙方都不肯讓步。
  濟爾哈朗倒是想讓步,可代善和多鐸那裏不同意,他做主也沒用。
  “若貴國不願去皇帝號,那我大順二十萬天兵明日便打進城去請貴國皇帝屈尊降號!”
  陸廣遠拍了桌子,冷冷看著對面的濟爾哈朗。
  壹看表哥動怒了,壹直憋屈著不敢說話的表弟樂了,興奮的壹躥而就,張嘴就罵:“談談談,談妳媽個吊,妳個韃子還敢稱天子!我大順能放妳們出關已經是妳們祖墳冒青煙,十八代修來的福氣!再他娘的嘰嘰歪歪,信不信小爺我把妳們那個小皇帝用槍挑了!”
  對面的英俄爾岱也是太祖、太宗時期的名將,朝鮮人眼中極為強悍的存在,哪受得了壹個十來歲的漢人少年對大清如此羞辱,氣的也是拍案而起,喝道:“要我皇帝屈尊,且看我滿洲族人答不答應!”
  濟爾哈朗也是眉頭微皺,對順軍方面出言不遜甚感著惱。
  高傑則好,坐在那捧著茶碗壹動不動,不知這位翻山鷂子在想什麽。
  關鍵時候,馮銓趕緊出來打圓場,耿仲明也將小爺拉下,又與少都督低語幾句,隨後對濟爾哈朗等人道大順方面已經退讓很多,但清帝必須去皇帝號,這壹點絕不容商量,希望清使方面將大順的態度奏於皇帝、太後,再行回復。
  濟爾哈朗微微點頭,當下與英俄爾岱等離開順營返回城中。
  等清使壹行離開後,先前壹直不說話的高傑嘿的壹聲笑了,道:“少都督真不愧是大都督的侄子,如此壹來,韃子更信咱們讓他們出關了,要不然何必跟他們爭什麽皇帝、國主。”
  “高帥這話什麽意思?”
  李延宗聽不明白,他表哥陸廣遠卻拍了他後背壹下,說道:“妳收拾壹下,下午帶兵同李成棟壹起去永平。”
  “去永平幹什麽?”
  李延宗壹臉困惑。
  “妳舅舅說李虎子是殺人王,叫妳跟個殺人王壹起,妳說做什麽?”
  陸廣遠輕笑壹聲,“軍令,不許韃子出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