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明崇禎十六年,淮安府鹽城縣上岡鎮。
上岡此地東臨黃海,秦漢時已興漁鹽之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

大流寇 by 傲骨鐵心

2022-4-15 22:02

  “史公,江上風大,還請史公能至舟上暫避。”
  應廷吉已是第三次懇求幕主暫避風浪,然而盡管江上風越來越大,壹身蓑衣的幕主史可法卻絲毫沒有上船躲避風雨的念頭。
  “縱使督師決意殉國於此,也請督師為這渡口數千將士計,強撐精神,而不是自覺瞆瞆……”
  謀士朱國材既感幕主赤誠殉國之心,又恨幕主事到臨頭無壹所為,只壹心尋死,情急之下竟是說了重話,幸被應廷吉及時眼神制止,後面的話才沒有說出。
  “留都百官皆安守故常,不達時務,唯督師奔走撫輯,今日之戰雖敗,我軍卻猶存實力,督師豈可輕棄。”
  應廷吉心中暗嘆,自家這位幕主節秉清剛,不知是他們這幫幕僚的幸呢,還是悲。
  葉明水持傘在邊,默默看著。
  史可法依舊負手遠眺大江,就在應廷吉、朱國材等幕僚以為幕主又如先前那般不願與他們多說壹言時,史可法卻長嘆壹聲,回首看向眾人,道:“五日了,南都可有壹兵壹卒至?誠如喜臣所言,這南都無有時務之人啊。”
  眾人皆是黯然,不說那不聽調令擅自逃回的張天祿、張天喜兄弟,就這時隔五日對岸無有壹船兵來,無壹員官來,都叫人絕望。
  南都百官,同那與國休戚勛臣,真正是無壹人!
  “喜臣,鄰翼,我大明天祚怕真不長矣,”
  史可法緩緩轉過身子,視線在壹眾幕僚官員臉上壹壹掃過,最後了無生機的搖頭長嘆:“吾雖有忠貞,又豈能回天?”
  言罷,堅毅復現。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今吾壹不能定淮揚,平賊亂;二不能調鎮將,明法紀;三不能肅吏治,實時務。吾只願以吾之死,喚醒那南都麻木眾人,社稷壹旦覆亡,他們豈能再醉生夢死,過那追歡逐樂,尋花問柳,燕巢幕上的日子!”
  史可法真是死誌已決,距賊首送信恐嚇已過大半時辰,料想賊兵必將發起進攻,趁風雨之中官兵火銃無法使用畢其功於壹役。
  故他於這人世間,不長了。
  但願剛才這番話能入南都,叫那幫麻木之人清醒才好!
  眾幕僚連同那鄭鴻逵、葉明水諸將都是不言,史公心意已決他們無法規勸,又知賊人即將來攻,心底算盤自各有撥弄。現在尚能堅持,不過是為送史公最後壹程而矣。
  然而就在史可法屏氣靜待賊兵大舉來攻,好做最後了斷之時,遠處卻忽的騷亂起來,繼而就見無數官兵朝賊人那邊奔去。
  “是何部如此悍勇?”
  史可法愕然:莫不是官軍血勇之士主動攻擊?
  鄭鴻逵等人也是吃驚,因並無軍令出擊,何以眾兵皆東去的。有不少人所想與史公壹般,真以為是士兵不甘困頓,奮勇壹擊,不禁精神為之壹振。
  然而再瞧那東去諸兵,並無喊殺喝號,反倒看著歡天喜地,手舞足蹈,更遠遠有那呼朋喚友之聲,再細聽,竟有“拿銀去,拿銀去”,“尋富貴,尋富貴”的呼叫。
  這?
  遊擊葉明水第壹個變色,顯是想到什麽,未幾就有中軍官面色驚慌前來急報,說道賊人誘降,官兵盡皆投賊去了。
  “朝廷之兵,竟不堪至如此麽!”
  史可法痛苦之下便欲抽劍斬石泄怒,然其佩劍早已豁口不用。
  ……
  壹傳十,十傳百,四千余明軍爭相前來投奔,此情此景讓於風雨中同樣屹立的陸四也是無言,發出同那史公可法壹般的心嘆聲:“這朝廷之兵,真不堪至此麽?”
  淮軍信守承諾,來投明軍皆賞銀壹錠,有軍官率部而來,又或拉人前來者,皆照給賞銀。
  所耗不過黃白之物,卻得兵卒四千有余,實是劃算。
  再看那渡口已是空無壹人,只海舟之下碼頭之上寥寥百來人。
  “陸兄弟,我看這明朝真的不行了,咱們還是老實做大順的官軍吧,真要向妳說的那個什麽史公投降話,我還不如帶兄弟回鄉種地去。”
  草堰孫四的這番話讓陸四心中為之壹動,再看其余眾人,無壹不是覺得孫四言之有理的樣子。
  “就這幫廢物也值得我們效忠?也就是沒船,若要有船,我淮軍連他南都也壹塊打了!”
  大團孫三“呸”了壹口,“呸”的既是那幾千為了銀子壹轟而來投降的官兵,也“呸”的是那碼頭上無能的明軍統帥。
  如果說從前明朝監河軍、高郵衛及那揚州史德威部、甘肅李棲鳳部、四川胡尚友部不過讓淮軍初步建立了對戰明軍的信心,那瓜洲渡之戰則讓淮軍上下生出了對明軍的徹底輕視之意。
  這個輕視不是高高在上,目空壹切的輕視,而是我真的比妳能打,真的比妳強的自豪之心。
  這個心態的建立對淮軍的強大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打亂了陸四的計劃。
  正如孫武進當初對眾人解釋為何要向大順歸順的原因,陸四是想借勢,借大順的勢在明朝那裏讓淮軍賣出大價錢來,從而可以在即將到來的抗清鬥爭中減少來自淮軍後方的壓力。
  可現在,明軍不堪表現已然讓這個勢達到了最高點——賣無可賣。
  誰也不願意向遠不如自己的人低頭。
  這不是尊嚴問題,而是真正的生存問題。
  除了陸四自己,淮軍內部顯然已經沒有幾個人再願意跟南都什麽史公談招安了。
  這會,只怕諸將都已經蠢蠢欲動要將那個史公也逮了。
  陸四不知道前世中李定國、孫可望、李過、李來亨他們在面臨這個問題時,經歷了什麽樣的心理鬥爭。
  但他知道,淮軍的這個“勢”絕不能消退。
  “回揚州,同我去接大順永昌皇帝的旨!”陸四掉轉馬頭,示意齊寶牽韁。
  孫武進壹楞,脫口道:“陸爺,那史可法?”
  “由他去吧。”
  陸四扭頭朝碼頭上看去最後壹眼,他不會殺史可法,哪怕史可法坐在那裏等他去殺。
  史冊流芳,雖未滅奴猶可法;
  洪恩浩蕩,未能報國反成仇。
  陸四會殺很多人,殺人時也從不會多考慮,但有的人,他是不能殺的。
  史可法算壹個。
  已成“光桿司令”的史可法是繼續在這瓜洲渡要做明朝的殉國忠臣,還是做其它選擇,陸四都無興趣了。
  他現在要去接大順永昌皇帝的旨,正式做大順的官。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