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明崇禎十六年,淮安府鹽城縣上岡鎮。
上岡此地東臨黃海,秦漢時已興漁鹽之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七十五章 侯爺真天子

大流寇 by 傲骨鐵心

2022-4-15 22:02

  對孟喬芳這等降官,陸四沒有隱藏自己的野心,因為他的野心於對方也是壹種激勵,而且他也需要這些降官能夠第壹時間擺正自己的身份,清楚知道他們現在是誰的人,要替誰做事,而不是天真的以為他們還是在替永昌皇帝賣命。
  對有本事的降官降將用好了,對陸四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事業,也是壹大臂助。
  他比這個時代任何壹方都有個獨天獨厚的優勢,就是他陸文宗知道誰可用,誰不可用!
  這就是穿越者最大的金手指,也是最大的光環。
  “心亭還有什麽要問的?”
  話說到這份上,陸四也不想孟喬芳還有什麽顧慮。所謂上了“賊船”就死心塌地搖漿吧。
  好比牌桌上的兩個賭客,該掀牌就掀牌。
  從籌碼多寡而言,現在陸四的籌碼是中國這場賭桌上最大的贏家,隨著西安光復,整體戰略格局對陸四是最為有利的。
  如何將這個戰略優勢放大“變現”,就需要有人來幫他完成。
  孟喬芳這個替滿清坐鎮西北十年的能臣,無疑是最佳人選。
  而對眼前這位年輕侯爺的野心,孟喬芳又驚又喜,旋即覺太正常不過,自古兵強馬壯者為天子,那李自成名為大順皇帝,可實則如喪家之犬;這淮侯名為大順臣子,但無論是地盤還是兵馬都比李自成這皇帝多出許多,如此,還怎麽可能甘心向李自成稱臣,將壹手打出來的基業全盤交出去。
  換作他孟喬芳,也是萬萬不會!
  這淮侯真要假仁假義說出壹番大義凜然的話來,孟喬芳估摸心中怕得有所保留。
  因為,那李自成流寇成性,毫無眼光,屢出昏招,他孟喬芳真要替李自成賣命,焉知道將來這李自成會不會再壹敗塗地。
  反觀這年輕的淮侯,對滿洲國情之了解中國罕見,胸襟氣魄也是人上之人,更難得的是其眼光狠辣,自入山東用兵以來,無不打在滿清七寸險處,待人之誠更是豪傑風範,此不是天子氣度又是什麽?
  聯想到剛剛在西安城上演的“真龍降世”奇觀,孟喬芳也不禁懷疑天命就在眼前了。
  心中盤算壹番後,孟喬芳已經有了決奪,就是全力以赴。繼而問出他現在最關心的事,便是河南那邊究竟什麽情況。
  陸四不瞞,直言李自成連同禦營殘部現被阿濟格困在新野,現時新野是否城破,他並不知道。
  “如新野未破,則陛下……”
  孟喬芳漸漸進入狀態,提出三個可能。
  第壹是新野未破,李自成尚在堅持,阿濟格也在堅持,從時間上看,至少還得有幾天阿濟格才能知道商洛糧道被斷,西安被占的消息。
  第二是新野已破,李自成身亡,阿濟格部連戰多日,正在休整。
  “不管新野破與未破,清軍壹旦知商洛消息,必定班師。”孟喬芳對此十分肯定,現在滿洲最大的敵人不是殘明勢力,而是淮軍。
  要是阿濟格知道商洛糧道被斷還無動於衷,此人也不配被封英親王,領三分之二八旗主力了。
  第三個可能則是同陸四所想那般,新野雖破,但李自成逃往荊襄,阿濟格在不知後路已斷的情況下依然率軍追往荊襄。
  “如果是第三個可能的話,下官建議侯爺在接引李、高二部後,要馬上回師河南將清軍主力堵在荊襄,不使他們北歸……”
  孟喬芳認為陜甘那些綠營兵不足為慮,基本構不成淮軍的威脅,因此只需以李、高所部順軍堵截荊襄,其余淮軍主力立時攻打北京,必能使北京動搖。
  他甚至提出兩個同時進軍的方略,即山東淮軍主力從山東出擊,陜西方面如果賀珍等人願降的話,就驅使他們連同願降的綠營兵重復李自成東征策略,從山西進軍,於東西兩線同時合擊北京。
  如此還有遼東與北直的兩路淮軍呼應,能戰之兵不過三四萬的北方清軍如何能敵。
  “到那時,下官認為多爾袞必定放棄北京,北京壹棄,滿洲根基盡喪,便是多爾袞能率余部退入關外也對中國再無危脅……阿濟格所部兵馬雖眾,但於荊襄也是無根之樹,長久不得,屆時是戰是和,甚至是招撫,都是侯爺便宜之事。”
  孟喬芳說的竟是陸四心中所想,此次西奪商洛,光復西安是兩手準備,壹是能接引李、高所部出商洛封堵阿濟格。
  此是建立在李自成未死前提下。
  若死,則在阿濟格還在南陽時席卷陜甘,東征北京,擒賊先擒王。
  原先,東征這個設想不過是紙上談兵,但如今有西安存糧,又有可能接引過來的李、高十萬順軍,可能願降的賀珍等部,東征就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切實可行的戰略。
  這也是勢,大勢。
  要形成淮軍席卷的大勢,陸四才能徹底奠定北方格局。
  “壹切就全靠心亭了!西安以外諸府州縣能否歸順,還要心亭多費心。”
  陸四起身突然向孟喬芳作輯壹拜,後者忙側身避讓,避讓不得又趕緊回禮。
  “侯爺以真待心亭,心亭豈敢以假對侯爺。陜西之事,心亭全力而為,不使侯爺操心,只是……”孟喬芳的樣子告訴陸四,他心中還有壹個十分重要的擔憂。
  陸四忙問:“只是什麽?”
  “若陛下身亡,侯爺縱有萬歲之念,也請忍耐,北京未下之前千萬不能急於求成……”
  孟喬芳竟是擔心萬壹李自成敗亡,眼前這年輕侯爺就迫不及待登基為帝,到時順軍余部不服號令內訌的話,這大好局面就又要傾覆了。
  “李、高所部為順軍精銳,又皆是陛下親信,侯爺雖是陛下半子,但於倫於序皆無繼承陛下事業資格,侯爺於陜西之兵馬又不及李、高二人,獨威望最重,故下官以來侯爺可以為陛下復仇之大義號令李、高二部,待東征大功告成後再於北京登基……至於李、高等人……”
  孟喬芳沒有明言,陸四卻知道這位陜西總督想說的是讓他翻臉不認人。
  陸四沒有直接對孟喬芳的勸諫有所表示,只淡淡道:“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帝位最正。”
  孟喬芳微怔,旋跪,道:“侯爺真天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