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明崇禎十六年,淮安府鹽城縣上岡鎮。
上岡此地東臨黃海,秦漢時已興漁鹽之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五十五章 順治以來第壹稀罕事

大流寇 by 傲骨鐵心

2022-4-15 22:02

  天津,還是很繁華的。
  不管是農民軍還是清軍都不曾攻破過天津,駱養性降清後,由於壹個多月時間內北京兩易其主,京畿地區不免陷入混亂,作為北京門戶的天津當時也是人心不安,盜賊蜂起。
  因駱養性同其父駱思恭都是前明錦衣衛都指揮使,而天津又是錦衣衛經營了兩百多年的“老巢”,所以錦衣衛的當家人駱養性在天津地區威望是很高的,出於長遠考慮,多爾袞便命駱養性總督天津等處軍務。
  駱養性回到天津後,不負多爾袞所望,憑借前明錦衣衛的力量及自己於天津士紳當中的威望,很快就平定了盜賊,同時還收集海舟,招撫土居,安神流寓,惠通商賈,使得天津地區成為京畿地區難得的穩定地區。
  當時有大量不願降清的明朝官員多經天津出海奔赴南方,駱養性對這些官員的“出逃”不僅不作阻攔,反而提供方便,卻不知多數南逃官員在半道的海州都叫淮軍截了。
  另外還有很多既不想投清,也不想去南方的官員來到天津,這些有錢人的到來使得天津的地面竟是出奇的繁榮。
  市面繁榮,天津城中肯定就有錢。
  駱養性拿不出來,城中的前明官員、士紳富戶們總能拿出來吧?
  這幫有錢人,國難之時不思報國,反而給滿州韃子當孝子賢孫,如今大軍殺來,沒拿他們開刀已經是天大恩遇,要他們點身外之物又算個什麽事?
  徐和尚不覺得自己索要壹百萬兩是什麽賊寇行為,而是認為天經地義。
  退壹萬步講,這會天津城中不拿銀子出來,難不成那幫有錢人還真想將銀子帶進棺材中去麽!
  真是死鴨子嘴犟的話,他日恐怕連棺材本都保不住。
  給姓李的壹成好處不算虧,因為徐和尚的底線是七十萬兩,姓李的能拿十萬兩好處費的前提是有足銀壹百萬兩,那樣就算扣掉十萬兩也能純進九十萬兩,比之底線多了壹二十萬兩,這生意放哪都劃算。
  佛帥這個人雖打小信佛,但那寺裏的和尚們卻也是個個油滑的很。
  十萬兩好處費著實讓有賢名的李化熙動了心,心中天人交戰之後準備吃下這筆天上掉下的陷餅,可是事情卻出了點變化。
  李化熙回城之後並沒有第壹時間去找駱養性商量百萬“贖金”的事,反而找到也在天津的刑部侍郎黨崇雅商量起來。
  這個黨崇雅是前明天啟五年的進士,累官為戶部侍郎,督餉天津,前年於通州降大順,仍於戶部任職。後隨駱養性降清任清廷的刑部侍郎,任上以明律為基礎,草擬成《大清律集解附例》,是個於刑律極為精通的務實官員。
  黨崇雅和駱養性在前明崇禎年間有過淵源,黨曾上疏反對崇禎任用宦官監軍督餉,氣得崇禎下令駱養性派錦衣衛拿糾黨崇雅。
  人,駱養性是拿住了,可對獄中的黨崇雅卻很是照顧,因為他知道皇帝也是壹時氣頭上。氣消之後,黨崇雅還是會官復原職的。
  果然,壹個多月後黨崇雅被崇禎放了出來,繼續做戶部侍郎。而結了善緣的駱養性同黨崇雅的關系便變得極好。
  李化熙是因為要在天津督餉被困城中,黨崇雅則是眼見滿洲人越來越不行,所以悄悄從北京跑到天津的。黨原意是想從天津出海去南京,但經不住駱養性再三挽留,便化名在其幕府幫忙。
  堂堂刑部侍郎躲在被革職的天津總督幕下當“師爺”,由此管中窺豹,可見清廷此時朝堂已亂成什麽樣。
  當真是人心動搖,大勢已去。
  李化熙希望與駱養性關系密切的黨崇雅能夠幫他壹起勸說,讓駱養性接受城外淮賊提出的百萬“贖金”,故而也沒多想,直接將淮賊徐帥的壹成方案也說與黨聽。
  目的自是讓黨知道,事情若成,這壹成好處費他二人可平分。
  壹人獨吞十萬兩,李化熙有這個膽,卻沒這個操作本事,必須要拉壹個駱養性身邊的重要人物壹起操作才行。
  如果駱養性同意,最終這筆銀子肯定是經黨崇雅之手籌集,因此黨若吃飽,這事就天不知,地不知,鬼也不知了。
  “這樣啊……”
  讓李化熙萬萬沒想到的是,黨崇雅在聽了此事怔了半晌之後,竟輕咳壹聲,爾後壓低聲音道:“如此,可報壹百五十萬兩。”
  李化熙瞬間石化,他怎麽也沒想到黨崇雅竟然加了五十萬兩出來。
  “這怕是不妥吧?”
  李化熙還是有點良知與羞恥的,這要是按黨崇雅的意思報,那他二人可就是壹下從中漂沒60萬兩啊!
  這麽壹大筆銀子,哪個敢伸手?
  “有何不妥?駱公將和談之事全權委托五弦兄,那位徐帥又是私下與五弦兄提此事,難道還怕駱公知曉不成?”
  黨崇雅微挼胡須,心有所感道:“五弦兄,時事如此,我等讀聖賢書之人,難道連變通的道理都不明白?”
  “……”
  李化熙當然明白,可六十萬兩巨資怎麽藏匿?
  “此事,我來辦便是。”
  黨崇雅胸有成竹,駱養性極是信任於他,天津城中的糧餉都經他之手操辦,想讓六十萬兩銀子安然不動放在城中,卻又在賬面上消失,最終變成他與李化熙二人的私產,辦法是很多的。
  “這……”
  又壹番激烈的心理鬥爭後,李化熙咬牙同意。
  十萬兩是賺,六十萬兩也是賺!
  左右時事艱難,弄不好北京城又要換皇帝,這官當得不安全,不如拿了銀子回鄉穩妥。
  當下,二人又對了壹番說辭,便立即去找正等著回信的駱養性。
  “壹百五十萬兩?!”
  龐大的數目讓駱養性倒吸幾口冷氣,淮賊開出的數目竟是他能承受的15倍,這可如何個談法!
  “壹百五十萬兩已是我再三爭取,若不拿,淮賊說不定下午便要攻城……”
  為了讓駱養性同意籌銀子,李化熙添油加醋將淮軍每到壹地,但使不降文武皆滅三族的事大說特說,說的駱養性口幹舌燥,不停喝水。
  無它,皆因他駱家全族都在天津。
  真要破了城,他駱家就絕了後!
  黨崇雅也從各個角度為駱養性分析滿清大勢已去,人不能為了錢而舍了命,最終,在兩位大清侍郎的共同努力下,駱養性同意給付壹百五十萬兩白銀巨資,並派兵去請城中有頭有臉有錢有地位的各家大戶。
  又是威脅又是哄,天津城中的士紳富戶們總算把銀子湊齊了。黨崇雅負責到各家接收銀子,壹切辦妥後由李化熙帶著銀車出城與淮軍交付。
  當發現對方只帶了九十萬兩銀子過來,徐和尚表面熱情,給李化熙開具了壹百萬兩銀子的收據,暗地裏卻尋思老李這家夥有點不上道道,他那十萬兩怎麽也應該分壹半給佛爺才是。
  要知道這九十萬兩可是“公款”,他徐和尚再渾也不能拿公款回去養姨太太啊。
  只是做人嘛,要言而有信,條件是他開出的,事情也辦成了,他徐和尚總不能翻臉不認人吧。
  便只能硬憋了這口氣,並祈求老天爺保佑北京趕緊破城,到時把炮鎮調來炮轟天津,入城之後第壹件事就是搜壹下老李家。
  拿著壹百萬兩收據的李化熙卻不踏實,因為城中給的可是壹百五十萬兩。帶著躊躇來到城門時,黨崇雅早就侯在那了,二人交談之間不著意的就換了收據,就這麽著,兩位前明高官、大清侍郎竟在國難之時,瞞天過海的漂沒了天津人民六十萬兩白銀,可謂是順治以來第壹稀罕事。
  北京,再壹次封閉九門。
  這壹次不同從前,壹直喊狼來了的狼真的實實在在的出現在了北京城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