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大流寇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明崇禎十六年,淮安府鹽城縣上岡鎮。
上岡此地東臨黃海,秦漢時已興漁鹽之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六十章 馮銓的苦心

大流寇 by 傲骨鐵心

2022-4-15 22:02

  馮銓所言對於被困的滿清中央而言,未必不是壹條出路。
  如今京師被圍,攝政王大軍音訊不通,英親王大軍又遠在千裏之外,若是北京竭力抵抗,壹旦順軍破城必傾盡報復,屆時不僅滿清朝廷不在,京中的二十幾萬八旗家眷也壹定會被窮兇報復的順軍屠戮壹空。
  如此壹來,即便攝政王大軍同英親王大軍還在,也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沒有了朝廷,沒有了地盤的兩支大軍恐怕不是被順軍剿滅,就是成為中國的流寇,亦或樹倒猢猻散各尋出路了。
  所以,要是能同順軍談判,大清就此出關,於八旗之元氣便能大大保存,他日仍可再圖中國。
  範文程頗是心動。
  他雖是清軍入關欲征服中國成為漢人之主的重要推手,但此壹時彼壹時,眼下不僅無法征服中國,更要面臨亡國危險,那當然就要改換思路,為大清謀取最好的結局。
  誠如漢人有句話說的那般——退壹步海闊天空。
  歷史上,八旗可是四進關,四出關的。
  “父親,這倒不失是個法子。”
  年紀輕輕的範承謨對馮大學士的建議很是贊同,北京也好,北直也好,甚至是中國的北方也好,如今都是殘破不堪,沒有江南錢糧輸入維持,大清縱是占據北方也難以為繼,不如出關讓漢人們自個去爭,等他們打得頭破血流之時,大清再伺機而動再次入關便是。
  這順賊,不也是二進北京麽!
  同順軍和談,範文程認為是可行的,但如馮銓所說要讓皇帝去帝號,降稱滿洲國主,這個條件他怕滿洲那邊不會答應。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滿洲從建州變成後金,又從後金變成大清,實現了地方政權向中央政權的大轉變,這壹轉變是三十年來無數滿洲勇士用鮮血取得的,或者說大清皇帝這壹稱號是所有八旗將士共同的努力,這個皇帝稱號不僅僅是愛新覺羅壹家的榮耀,更是所有八旗將士的榮耀。
  突然間要放棄這壹榮耀,不僅是對大清國勢的嚴重打擊,也是對八旗將士心理的重創。
  就好像壹個人努力了壹輩子好不容易攢下萬貫家財,可壹夜之間卻被壹場大火燒得精光,於這人而言,那便是徹底失去了壹切,也是被徹底抽走了所有精力。
  入關容易,出關難啊。
  當年為了抵消建州將士對明朝的恐懼,太祖皇帝費了多大的功夫,打了多少硬仗才讓建州將士對明軍建立必勝的信心。
  太宗皇帝更是帶著八旗同明朝打了十幾年,才建立起清明分庭抗禮的局面。
  如今,卻要放棄,有多少人會不甘心。
  範文程眉頭微皺,沈默不語。
  他知道馮銓讓大清去皇帝尊號是為了給城外的順軍壹個“臺階”,也是外交談判不利壹方的示弱法,從而通過示弱換取東山再起的機會,可內心裏這位替大清出謀劃策二十年的大學士總覺不甘。
  馮銓卻進壹步言,此辦法不但能保存大清的元氣,更能起到坐山觀虎鬥的效果。
  大意是關內不是他大順壹家,還有朱明和張獻忠的大西。
  而大清當初能夠入山海關,不是因為八旗將士有多悍勇攻破了那天下第壹雄關,完全是李自成和吳三桂內鬥導致的結果。
  眼下局勢對大清不利,便當果斷抽身出關,將北方的爛攤子丟給大順,而清軍壹旦出關,那大順接下來必然是要統壹中國,那不可避免的就要和朱明以及張獻忠的大西發生沖突。
  這樣壹來,便等於關內的漢人又自亂起來,短時間內大順根本不可能抽出手對付關外的大清,大清便可借這時間休養生息,等待如同吳三桂開關的再壹次機會出現。
  形勢甚至有點像崇禎朝,順賊成了朱明,朱明成了李闖,張獻忠還是那個張獻忠。
  不變的還是紛爭的關內,還是殘破的北方。
  大清占不住,妳大順就能占住了?
  馮大學士滔滔不絕,所講有理有據,且切合時事,莫說範文程聽得在理,就是馮大學士自個也覺得他這方法舉世無雙。
  看上去,也是這位馮大學士壹心為大清謀算,然而私心裏,這位當年的東林黨、後來的閹黨卻是在給大清餵毒藥。
  只要清廷上層就和談進行討論,北京城就徹底完了。
  因為,所謂和談就是分裂——人心的分裂。
  壹旦範文程動心將此提議上奏,馮銓斷定滿洲王公大臣們肯定會有人支持這壹方案,相應的也會有人反對這壹方案。
  值此北京危難之際,城中不是同仇敵愾共同對付外敵,反而是就戰還是和發生爭執,這本身就是亡國之象。而上層的風向不可避免會影響到下層,都不知道是走還是留的滿洲八旗兵們又有多少人願意死戰到底,更不用說那些漢人披甲阿哈們了。
  要是順軍進逼得厲害,說不定這北京城中還會發生真滿洲的內訌。
  無論結果是什麽,於城外的順軍都是有利,於他馮銓更是有利。
  可謂是只憑壹張嘴就瓦解分裂了北京守軍,大順陸皇帝豈能不對他刮目相看。
  當然,馮銓還是希望清廷能夠識趣壹點,主動出關,這樣他馮大學士的功績就更加璀璨。
  不費大順壹兵壹卒,就說動滿清讓出北京主動出關,這功績,大順不給他馮大學士封個伯爵,恐怕自個都不好意思。
  “章京,此事當及早定奪,遲則恐連遣使機會都沒有啊!”馮銓言辭懇切。
  範文程壹陣沈思,北京城中是有談判條件的,因為城中尚有八千真滿洲連同兩萬余披甲阿哈,北京城又是天下最為堅固高大的城池,若順軍不願和談壹心強攻要覆沒大清,於城中滿洲而言便是亡國滅種之戰,屆時不須動員抵抗也必激烈。
  那順軍再是兵強馬壯,想要奪下抵抗激烈的北京城,肯定要傷筋動骨,這恐怕是南方明朝樂於看到的。
  現在若通過和談不必折損過多兵馬入主北京,順軍方面沒有理由非要讓士卒無謂傷亡,在北京損兵折將。
  範文程決定和談,他壹人上書份量略微不足,便找到了另壹位漢官重臣寧完我。
  聽了範文程所說和談之事,寧完我久久未語,半晌深嘆壹口氣道:“便是和談成功,恐怕我大清再無入關之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