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高月

歷史軍事

雨還在下。
陳慶伸手接了壹點雨水,洗去糊住雙眼的腦漿和膿血,用盡全身力氣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三百四十二章 原理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4

  商議完工部司的事情,陳慶又對眾人笑道:“下面我們再商議第二件事,就是關於軍隊改制的問題,建立雍王國,軍隊也要正規化,以前的野路子行不通了,所以趁這個機會,我和各位參政討論壹下,該怎麽改?”
  張曉沈思壹下道:“卑職也考慮了幾個方案,但都覺得不太合適,卑職建議向軍隊大將征求意見,聽聽他們的想法,尊重軍隊的利益,這樣就不會出現文官制定軍制的弊端。”
  幾名參政都支持張曉的建議,陳慶聽出了他們之間的默契,心中頓時明白了,軍隊是自己的基本盤,內政堂參政事們對軍隊很忌憚,不願意輕易參與其中。
  無奈,陳慶只得苦笑道:“好吧!我找機會和他們談壹談,聽聽他們的意見。”
  ……
  中午時分,陳慶沒有外出,在官衙簡單吃了午飯,這時,韋濟在官房門口道:“殿下,他們來了!”
  “帶他們去議事堂稍候,我馬上就過來。”
  陳慶雖然把精力放到政務上,但重力鐘卻同樣是壹件大事,不僅對百姓的生活影響極大,而對行軍打仗也有重大的影響,即使再忙,陳慶也想把重力鐘做出來。
  他取了圖紙,快步向議事堂走去。
  議事堂內坐著四個人,太學嚴教授和他的得意門生宋竹,嚴教授全名叫嚴闊,官職是國子署博士,正八品官職,教授只是他的職業稱呼,就和後世叫老師壹樣。
  另外兩人是聚寶閣許大掌櫃和金匠李思,兩撥人原本是風馬牛不相及,陳慶卻把他們聚在壹起。
  不過嚴闊卻認識金匠李思,李思的細功精妙絕倫,嚴闊壹度想把李思請去太學講課,但李思太忙,實在沒有時間,只得作罷。
  只是沒想到,他們居然又在雍王官房相會了。
  這時,韋濟陪同陳慶走了進來,四人連忙起身見禮。
  陳慶笑問:“妳們認識?”
  嚴闊苦笑道:“卑職原本想請李大匠去太學講課,但他太忙了,沒有機會。”
  “哦!以後可能就會有機會了。”
  陳慶請四人坐下,又道:“估計妳們都沒有吃午飯,等會兒妳們去慶豐茶館吃飯喝茶,記在我的帳上,今天我請妳們!”
  “殿下太客氣了!”
  陳慶又對韋濟道:“等會兒妳帶他們去吃飯。”
  韋濟點點頭。
  陳慶這才對眾人道:“今天請四位來,是因為我想做壹樣東西,準確說是壹種計時工具,沙漏妳們都知道吧!”
  四人都點點頭,陳慶又道:“沙漏就是靠細沙的精準流出,讓齒輪轉動,然後精準出現小人報時,但這裏面有壹個很麻煩的地方就是每天都要添加細沙,稍微不慎就會導致沙漏出沙量不準,然後記時就亂套,刻漏也是壹樣,靠水力驅動,很麻煩且不容易精準,我就考慮能不能讓齒輪自己精準的轉動。”
  宋竹道:“不管齒輪怎麽動,都需要壹種力量來驅動它,我覺得這才是關鍵。”
  “說得好!”
  陳慶贊許地看了他壹眼道:“前兩天我給妳們講課的時候,提到過壹種力量,巨石從山頂滾下,妳們還記得吧?”
  嚴闊和宋竹點點頭,他們都記得,許大掌櫃和李思卻是壹頭霧水,但他們沒有吭聲。
  “我把那種力量叫做大地吸引力,或者叫做重力,我們把石頭往天上扔得再高,石頭都會落在地上,說明大地有壹種力量在吸引萬物往下走,所以水往低處走就是這個道理。”
  嚴闊和宋竹都默默點頭,他們都有壹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時,陳慶取出壹個流星小鐵錘,不是繩子,而是細細壹根銅桿,另壹頭掛在手柄上,可以活動自如,陳慶笑道:“我們來做壹個實驗!”
  四人的目光都註視在流星錘上,陳慶把流星錘銅桿拉起來壹松手,流星錘便擺動起來。
  “妳們看見沒有,流星錘向下墜,是不是就有壹個向下拉的力量,那麽齒輪是不是可以有力量驅動了?”
  “對!沒錯。”
  嚴闊和宋竹都看懂了,壹起點點頭,這次連李思也懂了,他做過黃金沙漏,這個原理他懂。
  “然後流星錘又從另壹邊擺回來,把左邊的齒輪也拉動了,左右齒輪輪流轉動,驅動著壹個大齒輪在不間斷地轉動,力量很均勻,這是不是就相當於均勻的水流或者均勻的細沙?”
  陳慶見眾人都理解了,又笑道:“但這裏面有壹個重大問題,就是流星錘最後會停下來,可我想讓流星錘永遠不停下來,怎麽辦?”
  眾人都搖頭不解,陳慶緩緩道:“其實辦法也有,就是制造壹種擒拿器,銅錘擺到左邊最高處,有夾子把銅桿抓住,隨即又放開,銅錘擺到右邊最高處,同樣有夾子把它夾住,再放開,這等於每次都是重新開始,所以這個擒拿器是種的關鍵,怎麽造出來我不知道,要妳們去和工匠商量。”
  停壹下,陳慶又問道:“這個擒拿器的原理妳們明白了嗎?這是關鍵,不明白我可以再講壹遍。”
  四人都點頭表示聽懂,連許大掌櫃雖然不知道力量之源是怎麽回事,但陳慶說的重力他都明白,擒拿器的原理他也懂,等於每次都重新開始。
  陳慶取出圖紙,鋪在桌上道:“原理我都給妳們講清楚了,妳們再看這幅圖!”
  陳慶畫了兩幅圖紙,第壹幅圖紙就是他剛才講的原理,鐘擺,齒輪,擒拿器,四人壹看就明白了。
  “這就是殿下剛才講的?”
  “對!關鍵是第二幅圖。”
  陳慶把第二幅圖展開,是壹座鐘樓,鐘樓上有壹根巨大的時針,周圍壹圈是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辰之間又有八刻。
  “這就是鐘鼓樓,我需要做壹個很大的鐘刻,下面是鐘擺,它在不停擺動,帶動齒輪運轉,齒輪在背後轉動,再帶動這根長針勻速轉動,看到沒有,現在長針指的位置是卯時壹刻!”
  眾人壹起點頭,有了剛才的原理解釋,雍王這幅大鐘圖,他們壹下子都看懂了,十二時辰,九十六刻,非常簡單易懂,長針正好指在卯點上去壹格,那就是卯時壹刻。
  嚴闊笑道:“殿下說得非常清楚,我們都明白了,回去就開始找工匠著手。”
  陳慶叮囑他道:“原理明白是壹回事,但工匠能做出來是另壹回事,妳們回去後壹定要把原理給工匠講清楚講透,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來問我!”
  李思壹頭霧水問道:“這種大鐘好像和我沒有太大關系啊!”
  陳慶微笑著對他道:“妳也去太學參與大鐘的制作,把它學懂學透,等妳明白了怎麽制作以後,妳的任務就是造壹座可以擺在桌上的小鐘。”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