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追擊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1
陳慶攻入城內的壹萬三千軍隊迅速占領了倉庫、軍營、官衙、城門等要害之處。
但出乎陳慶意料,偽齊軍並沒有出現潰亂,竟然是有序向城外撤退,可見董先為撤退事先做了大量準備。
尤其讓陳慶無法接受的是,董先的撤退中還攜帶了大量戰略物資,所有的袋裝火油都被帶走,還有火藥,至少拿走了近壹半的火油和全部火藥。
這也是陳慶盯住的戰略物資,他命運呼延雲將剩余的五千斤火油搬回船運走,其他倉庫物資全部封存後交給李綱。
陳慶則親自率領七千騎兵從北城出了城門,向西追趕而去……
本來董先要撤退,陳慶也並不是很在意,要走也就走了,但偏偏董先把火油和火藥等戰略資源帶走了,這就觸動了陳慶的切身利益,他怎麽可能容忍?
天已經大亮,董先的兩萬軍隊壹路西撤,已經距離襄陽約五十裏,隊伍進入了山區。
這次撤離董先早有準備,他甚至做過預言,他還特地征集了兩千頭騾子,帶走壹萬袋火油和五千桶火藥,其他糧食之類只是攜帶幹糧。
他和陳慶壹樣,把火油和火藥視為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這還都是從前宋朝留存下來的物資,這次荊襄之戰,他帶走了汴梁全部庫存的壹半。
別的糧食之類可以種出來,火油火藥這種戰略物資,齊國壹沒有原料來源,二也沒有提純的技術,僅有的壹點庫存就顯得格外珍貴。
又走了三十裏路,眼看快到中午,不遠處有壹條溪流,只是表面結了壹層薄冰,董先下令全軍原地休息,士兵們又累又餓,紛紛跑去取水吃幹糧。
董先雖然也很疲憊,但心中還是很暢快,他這次撤退有序,兩萬主力軍隊保住了,至少可以給天子壹個交代。
這時,壹名大將過來道:“卑職剛才去漢江邊看了看,江水比較淺,也不寬,卑職建議不用房州了,直接搭建壹座浮橋過江。”
“漢水距離這裏多遠?”董先問道。
“不遠,就在北面三裏外。”
董先聽說只在三裏外,便起身笑道:“看看去!”
不多時,董先帶著壹群將領來到漢水岸邊,和襄陽那邊寬闊浩蕩的漢水相比,這裏的漢水確實狹窄得多,也就比護城河寬不了多少,若是春夏季節,這裏或許水勢很大,水流湍急,但現在是冬天,這裏的水勢低了很多,水流平緩。
有士兵拿竹竿試了試水深,高喊道:“也就三尺深!”
河邊只有三尺深,那河中心最多也就壹丈深,看樣子也不過二十丈寬,如果這裏能過江當然好,就不用繞遠路去房州了。
“這裏浮橋怎麽搭建?”董先問眾將。
統制丁文嵐笑道:“元帥,做浮橋很簡單,就是去砍樹,把它綁成木筏子,然後前後連接起來,放入江中,再把它們兩段在陸地上固定好,現成的浮橋就做成了。”
董先點點頭,對丁文嵐道:“妳率五千弟兄去砍樹做浮橋,渡河成功,我記妳大功!”
“遵令!”
丁文嵐帶著五千軍隊去山林砍樹去了。
但就在丁文嵐的軍隊走了沒有多久,壹名探子飛奔而來,急聲稟報道:“啟稟元帥,南面十裏外發現宋軍騎兵,約有七八千人!”
董先大吃壹驚,立刻起身喝令道,“傳令全軍集結!”
聽說有七八千騎兵,整個隊伍都慌了,紛紛起身集結。
這時,董先也看到了遠處的黑點,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他心裏明白,宋軍的騎兵只有壹支,那就是陳慶的騎兵,他們竟然追來了。
壹名將領上前道:“元帥,有點奇怪,按理宋軍應該趁我們休息的時候偷襲我們才對,他們居然沒有這樣幹,是不是想趁我們渡河之時半渡而擊?”
“元帥!”
壹名指揮使飛奔而來,手中拿著壹封箭信,“這是對方射來的壹封箭信!”
董先連忙接過信,只見信皮上寫著,‘嶽、鄂鎮撫使,都統制、荊國公陳慶致偽齊元帥董先。’
果然是陳慶寫來的信,他連忙打開信細看,半晌,他苦笑壹聲對旁邊的圍攏的壹群大將道:“他讓我們把火油和火藥全部留下,就可以放我們離去,否則……”
“否則會怎樣?”大將們都問道。
董先嘆口氣,“他綽號人魔,妳們說他會怎樣?”
出乎意料,將領們都沒有跳起來大喊大叫,而是出人意料地壹致沈默了。
大家都知道,兩萬軍隊和七八千騎兵作戰,基本上沒有取勝的可能,而且他們現在處於敗勢,拖都會把他們拖死。
董先看出了眾人的意思,壹個個歸心似箭,都不想打了。
他沈吟片刻,嘆息壹聲道:“陳慶的要求也不算高,火油、火藥都是身外之物,帶不走也就罷了,這樣吧!我派人去和他談壹談,我估計他也不想打。”
……
陳慶並非嗜殺之人,他的任務也並非滅亡偽齊,他當然也要考慮成本,董先的兩萬軍隊不是潰敗,而是壹種撤離,這種軍隊士氣和戰鬥力都還在,就算他殲滅了這兩萬人,他自己也要付出兩三千騎兵的代價。
他可不想把自己寶貴的騎兵損耗在這種毫無意義的戰鬥上,所以只要對方肯把火油和火藥留下,陳慶也可以放他們壹條活路。
這時,士兵帶上來壹名文吏,年約三十歲左右,長得很斯文,壹看就是讀書之人。
文吏躬身道:“在下韓休,是董元帥帳下參軍,奉元帥之令,來向陳都統確認壹些事情。”
陳慶冷冷問道:“妳家元帥需要確認什麽?”
“如果我們把火油和火藥交給都統,都統是否就調頭離去?”
陳慶點點頭,“前提是要把所有火油和火藥交給我,我可是在倉城核對過數量的,壹萬袋火油和五千桶火藥,少壹袋少壹桶都不行。”
“如果交出當然是全部,留壹點也沒有什麽意義,我家元帥說,會連同兩千頭騾子壹起交給都統,條件就是都統立刻離去,我們各走各的路。”
“可以,我可以答應!”
韓休行壹禮,轉身走了。
楊再興有些擔心地對陳慶道:“放走他們,恐怕沒法向宣撫使交代。”
陳慶淡淡道:“妳要明白壹點,我們從巴陵北上本身就沒有接到任何命令,宣撫使只是希望我們能北上支援,我們北上的每壹場戰鬥都是我們自己決定的,包括我們攻打襄陽,現在來追趕董先軍隊,都和宣撫使沒有關系。”
楊再興輕輕嘆口氣道:“卑職明白都統的意思,我們是壹支獨立的軍隊,和其他湖廣軍隊不壹樣,卑職只是有點擔心,朝廷不會壹直容忍我們的獨立,長此以往,恐怕會對都統不利。”
陳慶微微壹笑,“妳不用擔心,張俊、劉光世、韓世忠、嶽飛他們都是獨立的軍隊,在解決完他們之前,還輪不到我們。”
楊再興還想再說點什麽,但他也知道現在討論這個問題沒有意義,便不再多言了。
半個時辰後,數百士兵趕著滿載火油和火藥的兩千頭騾子過來,把它們交給了陳慶。
陳慶確認火油和火藥無誤,這才率領大軍掉頭東去。
董先軍隊連夜渡過了漢水,向北方撤離,數天後,李綱軍隊收復了房州、均州、鄧州,隨州以及光化軍等失去。
這場延續了兩個月的荊襄之戰,最終以偽齊軍的慘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