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高月

歷史軍事

雨還在下。
陳慶伸手接了壹點雨水,洗去糊住雙眼的腦漿和膿血,用盡全身力氣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四十五章 韋桐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2

  韋桐的府邸位於禦街以東,是壹座占地約三十畝的大宅,這在土地資源緊張的臨安,已經是難得壹見的豪宅了。
  另外,韋桐在西湖邊還有壹座占地十畝的山水園林宅子。
  這兩座美宅當然是天子趙構所賜,趙構對這位唯壹的親舅舅出手十分慷慨,不僅賜美宅,還封為他為永和郡王,外戚在生前封為郡王在宋朝早已先例,向太後的兩位兄弟都在生前被封為郡王。
  趙構還賜給了韋桐壹面金牌,準他隨時入宮替韋太後排憂解難,有了這名金牌,韋桐不僅出入宮門自由,出入城門也壹樣自由,哪怕半夜三更,城門也必須開啟,放他入城。
  韋桐本人也不閑著,他極貪錢財,臨安城就不知被他霸占了多少酒樓茶館,他還利用韋太後的權勢,插手開礦鑄錢,插手金銀礦的冶煉,另外,韋太後在天子趙構的扶持下,漸漸形成韋黨之際,韋桐就成了韋太後的聯系人。
  他手下豢養了大量管事,每任命壹名韋黨官員到地方為官,他便會派壹名大管事跟過去,像吸血鬼壹樣,拼命吸吮當地的民脂民膏。
  基本上臨安人都知道,韋桐手下有八個著名的大管事,號稱八大金剛,而王霖就是八大金剛之壹,排名第二。
  四川路是韋後壹直想控制的地盤,從朱勝非到劉光世,兩任川陜宣撫使都是韋太後的人,韋太後對四川路確實滲透很深,在陳慶出兵四川路之前,四川路至少有三成的州府主官是韋太後任命。
  原本四川路是張浚的地盤,張浚在四川路任命了大量官員,包括成都知府李逸也是張浚運作推薦的結果,這讓天子趙構很不滿,而韋太後對四川路的滲透不可避免地排擠張浚的勢力,天子趙構也樂見其成。
  那兩年也是韋桐最忙碌之時,為了協助韋太後拿下四川路,韋桐著實下了本錢,很多原本不是太後派系的州官,也被他用錢和權砸進了韋黨,他至少耗費上百萬貫。
  當然,這些本錢早已被他用各種手段收回來了,而且賺了十倍的暴利。
  不過這幾天韋桐著實郁悶壞了,就在昨天,太後把他宣召進宮,將他劈頭蓋臉臭罵壹通,韋桐才知道四川出事了,李金驍起兵失敗,被陳慶強勢鎮壓。
  韋桐能不郁悶嗎?讓他挑起李金驍等人起兵的是太後,現在起兵失敗,就把責任推給自己,簡直豈有此理!
  “我給她說過的,李金驍兵力太少,起兵太倉促會失敗,她偏不信,以為各個州都會起兵響應,現在好,起兵被殺得幹幹凈凈,她的勢力也被全部抹掉,現在卻怪我讓他們起兵,我還損失慘重呢!我找誰說理去。”
  韋桐氣得在書房裏破口大罵,幕僚邱千凱勸道:“事已至此,王爺不要生氣了,還是想想怎麽減少損失為好。”
  韋桐壹屁股坐下,半晌道:“王霖有消息嗎?”
  “暫時沒有,給那邊發鴿信也沒有回。”
  韋桐眉頭壹皺,“發鴿信也沒有回?”
  “卑職問過了,這些天壹連發了三次鴿信,都沒有任何回信,按理,回信早該到了。”
  韋桐忽然壹陣心煩意亂,他在蜀中可是有重大利益,幾百萬兩銀子,幾十萬兩黃金,幾百萬貫錢,還有那麽多產業,他比誰都揪心。
  這麽多年積累的財富運不出來,韋桐想想就恨得牙根直癢。
  這時,有人在院中稟報,“王爺,蜀中緊急鴿信!”
  韋桐精神壹怔,連忙道:“快拿進來!”
  壹名心腹拿著壹管鴿信進來,韋桐問道:“是成都來的嗎?”
  “不是,信管上寫著巴州!”
  韋桐楞住了,怎麽是巴州來的?
  邱千凱小聲道:“我們在巴州不是設了壹個緊急備用鴿信嗎?連王霖都不知道的。”
  韋桐想起來了,是他們去年設的壹個情報點,很隱蔽,目的是為了監視王霖他們的活動,王霖當然不會知道。
  他心中頓時有些不妙,連忙打開信筒,取出壹管細細的紙條,韋桐把紙條鋪開,趴在上面看了半晌,他忽然大叫壹聲,眼前壹黑,仰面摔倒,嚇邱千凱連忙叫使女來扶起他,韋桐放聲痛哭。
  邱千凱拾起紙條,細看了壹遍,他也大吃壹驚,“所有人員都被殺死,所有財富和產業都被西軍吞沒。”
  就這麽簡單的兩句話,卻透露出四川發生了無比的血腥和恐怖的事情,韋桐在四川的心血和收獲徹底沒有了,難怪他接受不了。
  邱千凱嘆息壹聲,他不知道該怎麽勸說才好。
  這時,韋桐忽然不哭了,他抹去眼淚,目光變得無比怨毒,咬牙切齒道:“陳慶,我必要妳千倍萬倍來償還!”
  ……
  經過十天的航行,船隊抵達了江陵府,西軍在江陵駐軍壹萬五千人,主將是統制楊元清,當陳慶大船靠岸時,楊元清以及江陵知府張舜、通判葛慶紅等軍政官員都來到大船前迎接。
  陳慶帶著趙瓔珞下了大船,楊元清上前單膝跪下行壹軍禮,“卑職參見郡王!”
  楊元清之前在忠誠度上有所動搖,結果吃了大虧,他終於醒悟過來,從此忠心耿耿,不敢再有二心,這才慢慢得到提拔,年初從副統制提拔為統制,率軍獨當壹面,這也是陳慶對他的信任,如果不出意外,他在兩三年後也能升為都統。
  陳慶笑道:“辛苦楊將軍了,請起!”
  江陵知府張舜和通判葛慶紅也上前行禮,張舜在江陵府呆了近八年了,當年王彥出任江陵知府時,他就是通判,後來陳慶軍隊駐紮江陵,他也全力支持,他之前是張浚派系,現在他是陳慶認可的江陵知府,朝廷已經調不走他了。
  去年朝廷壹紙調令,調他為知鄂州事,他以百姓挽留為借口,拒絕了被調走,隨即朝廷派的新知府卻被軍隊阻攔,進不了江陵城,新知府只得打道返回,朝廷也只得默認了西軍對江陵府的占領。
  好在張舜大小事情都會向朝廷匯報,保住了朝廷的顏面,朝廷索性將他繼續留任江陵府,算是壹種不得已的妥協。
  而通判葛慶紅是江陵豪門王晉的女婿,王晉支持西軍,葛慶紅自然也是西軍的支持者。
  陳慶對二人誠懇道:“二十萬江淮百姓南下荊湖南路,江陵府就安置了十五萬,我知道妳們壹定付出巨大的艱辛,朝廷看不到妳們的功績,但我看得清清楚楚,相信妳們的辛勞絕不會白費。”
  陳慶的表態讓二人感動不已,張舜躬身道:“感謝郡王的理解,安置江淮百姓雖然壹時辛苦,但他們定居下來後,會給江陵生產出巨大農產品,今年我們夏糧的產量就能翻壹倍,還有棉布、茶葉和菜油產量都會翻翻幾倍,江陵會很快恢復成為魚米之鄉。”
  陳慶微微笑道:“這也是我所期待!”
  葛慶紅連忙道:“郡王壹路辛苦,請進城休息!”
  陳慶笑著搖搖頭,“現在時間還早,先去軍營,探望壹下守軍將士。”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