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紅

聖誕稻草人

歷史軍事

  我看到唐高祖李淵在太極宮內猶抱琵琶半遮面……   我看到萬王之王李世民在兩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八十三章 我想、我敢、我就能贏!

滿唐紅 by 聖誕稻草人

2024-2-24 19:11

  李元吉多會做人啊,聽到陳叔達這話臉色立馬壹變,壹臉懊惱的招呼陳叔達道:“陳愛卿說笑了,妳來的正是時候,快幫我勸勸李愛卿,他說什麽也要去征討突厥,我不答應就要死給我看,我是攔不住了,只能靠妳了。”
  此話壹出,不止陳叔達楞了,李靖也楞了。
  陳叔達狐疑的盯著李元吉,眼中寫滿了‘是這樣嗎’的疑問。
  李靖則是心口壹塞,有點想吐血,雙眼微微瞪大,直勾勾的看著李元吉。
  殿下!剛才妳可不是這麽說的?!
  妳睜著眼說瞎話都不帶掩飾,不帶避諱壹下當事人嗎?!
  “果真如此?”
  陳叔達帶著滿臉的疑問走到了殿內正中。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點頭,同時給李靖使了個眼色。
  李靖別提有多郁悶了,但又不得不配合李元吉,誰讓李元吉捏著他命運的脖頸呢?
  “是,眼下正是征討突厥的好時機,錯過了這個時候,我們以後再想征討突厥,恐怕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李靖深吸了壹口氣,努力使自己的神情變得嚴肅了起來以後,莊重的說著。
  李元吉認真的再次點了點頭,壹副‘李靖就是這麽跟我說的樣子’。
  陳叔達不疑有他,放下了心中的懷疑,走到李靖身邊皺著眉頭道:“李兵部,妳是如何判斷出現在是征討突厥的好時機的?”
  李靖仰起頭,正色道:“眼下頡利和蘇尼失相爭,兩敗俱傷,都在互舔傷口的時候,西突厥的兵馬已經退至東突厥以西,有隨時放棄支援頡利的架勢,吐谷渾十萬援軍在白羊道被李世勣設伏陣斬壹萬,俘虜四萬八千多人,也沒有余力再馳援頡利。
  現在突厥正值過冬的時節,大雪封路,車馬難行,嚴寒肆虐,所以雙方不得不再次罷戰。
  但等到明年開春之際,草木冒青,大河解凍,牛羊煥發生機的時候,雙方又會展開新壹輪的大戰。
  到時候沒了西突厥和吐谷渾支持,頡利對上蘇尼失恐怕會陷入頹勢。”
  陳叔達大致猜到李靖要說什麽了,忍不住道:“我大唐也可以放棄繼續為蘇尼失提供各種軍備和輜重,同時也可以撤回襄邑王和曹國公。”
  李靖微微搖頭道:“來不及了,蘇尼失在兩次大敗頡利以後,大勢已成,麾下的兵馬士氣正旺。我們縱然是放棄給他們提供各種軍備和輜重,撤回襄邑王和曹公,待到來年開春,蘇尼失依然會氣勢如虹的再敗頡利。
  反觀頡利那邊,在得到了西突厥和吐谷渾支持以後,不僅沒能拿下蘇尼失,反而在蘇尼失手上連吃敗仗,使得他自己損兵折將,也使得西突厥和吐谷渾兩部損兵折將,壹旦西突厥和吐谷渾部退走,頡利麾下兵馬的士氣恐怕會跌到谷底。
  到時候蘇尼失氣勢如虹的擊之,頡利極有可能會被蘇尼失徹底的擊潰。
  壹旦讓蘇尼失擊潰了頡利,吞並了頡利麾下的所有兵馬,那麽蘇尼失必然會在東突厥坐大,成為東突厥新的可汗。
  到時候我們所需要面對的就是壹個完整的突厥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壹分為二的突厥。”
  陳叔達眉頭壹下子皺的更緊了,道:“我記得蘇尼失壹直不是頡利對手,是得到了我大唐的支持以後才在頡利手下站穩了腳跟。
  壹旦失去了我大唐的支持,他怎麽可能是頡利的對手?”
  李靖搖著頭道:“陳公不通兵事,不知道這兵打的就是壹個勢。有勢的擊無勢的,不僅能做到戰而勝之,還能做到以弱勝強,就像是新漢時期的昆陽之戰。
  無勢的擊有勢的,縱然是兵多將廣,也有極大的可能會慘敗,就像是武德四年的虎牢關之戰壹樣。
  眼下是蘇尼失得勢,頡利失勢。
  所以蘇尼失擊頡利,有很大的可能會取勝。”
  李靖這話說的很不客氣,直言陳叔達不通兵事,在兵事上是個外行。
  這話其實有失偏駁。
  陳叔達並不是不通兵事,相反他對兵法謀略極其了解,陳亡的時候,他曾在丹陽領兵跟前隋的大軍作戰,雖然沒勝,但卻了阻擋了幾日前隋滅陳的腳步。
  李淵起兵反隋,率軍攻打絳郡的時候,他也曾擁兵自守,雖然最後獻城投誠了,可他在絳郡的布置卻得到了李淵的贊賞。
  他也就是沒打過什麽大仗,沒什麽名聲,加上他更側重文事,所以軍事才能並不突出,歷任的君王也沒想著讓他去領兵打仗,壹直讓他在做文臣。
  所以說他不精通兵法謀略的話,倒是準確,但是說他不通兵事,那就不準確了。
  不過陳叔達並沒有因此生氣,甚至沒有生出任何的不滿。
  因為說這話的人是李靖。
  壹個早已通過各種戰功證明了他的軍事才能的人,壹個有統帥之才的人,壹個不僅有資格說大唐的文臣不通兵事,也有資格說大唐大部分武臣不通兵事的軍事家。
  所以人家說這種話不是在羞辱人,而是在很中肯的評價。
  陳叔達點著頭,認真的道:“我是不通兵事,但我知道我大唐如今百廢待興,正值休養生息的時候,冒然對突厥興兵,掀起大戰,將數萬人,數十萬人,乃至上百萬人牽扯在其中,對我大唐極其的不利。”
  李靖站起了身辯駁道:“怎麽會不利呢?!突厥乃是我大唐的大敵,數次侵犯我大唐,跟我大唐上下都有血海深仇。
  唯有蕩平突厥,才能報此血海深仇。
  突厥也是我大唐的最大威脅,突厥壹日不除,我大唐就壹日難安,我大唐的邊民得時時刻刻提防著突厥南侵。
  那些窮苦的百姓得時時刻刻防著突厥人劫掠。
  所以突厥必征。”
  不等陳叔達搭話,李靖又有些激動的道:“不知道陳公去沒去過突厥,見沒見過我大唐的百姓被劫掠到了突厥以後是什麽樣子。
  反正我是去過,也見過。
  用慘絕人寰四個字也難以形容。
  如今突厥境內尚有三十萬大唐的百姓需要我們去救呢。
  我們晚去壹刻,他們很有可能就有數千人、上萬人,慘死在突厥人的屠刀下。”
  陳叔達聞言,眉頭幾乎皺成了壹團,眼睛也微微瞇了起來,眼中有利芒閃爍,“真有三十萬人之多?”
  大唐的百姓,準確的說是漢人被劫掠到了突厥以後過著怎樣的日子,陳叔達心知肚明。
  他是大唐的宰相,即便是沒去過突厥,也通過唐儉等人出使期間傳回來的文書了解過突厥內部的近況。
  知道那些被突厥人劫掠去的漢人活的不如牛馬。
  以前的大唐有心無力,沒辦法解救他們,所以只能望洋興嘆。
  他原以為過了這麽些年,那些人早就被突厥人屠戮的差不多了,沒想到還有三十萬活著。
  倒不是說他冷血,不在乎那些人的死活。
  而是他了解突厥人對待那些漢人的方式,知道那些漢人在突厥人手裏活不長,所以他對那些漢人能活下來多少不抱任何期望。
  如今聽到李靖說有三十萬,他心開始跳了。
  狂跳!
  李靖深吸了壹口氣,閉著眼睛痛惜道:“自從煬帝三征高句麗失利以後,突厥人就開始南下劫掠,如今十數年過去了,突厥人幾乎將北境十數州的百姓劫掠空了。
  又有朱桀、劉黑闥等人驅趕著百姓們往突厥人手裏送,妳說突厥人手裏的百姓有沒有三十萬?”
  陳叔達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攥起了拳頭,呼吸有些沈重的道:“我聽說突厥人待那些百姓不如牛馬,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這麽多年了,還能有三十萬活下來?”
  這話聽著很刺耳,但李靖知道陳叔達不是在咒那些漢人死,而是對突厥人不抱任何期望,不相信突厥人會對那些漢人心慈手軟。
  李靖嘆息道:“以前有義成公主和蕭皇後相護,後來又有楊政道從旁勸說,勉強保住了壹些人。只不過在我突襲突厥王庭之後,頡利命人將他們趕到更北方去了……”
  剩下的話李靖沒有說。
  突厥所處的地方對大唐而言已經算是北方了,已經算是比較苦寒的地方了,更北方只會更苦寒,生存環境只會更惡劣。
  突厥人不可能好心的給那些漢人配備禦寒的衣物,所以他們只能靠肉體去抵禦嚴寒,抵禦各種惡劣的生存環境。
  兩年下來,還剩下多少,誰也不知道。
  也就是當時李靖去突襲突厥王庭的時候,身負著重任,在突襲完突厥王庭以後,又有重要的東西要送回來,不然李靖橫豎會在突厥境內盤桓壹段日子,縱然救不出所有人,也能救壹部分。
  “此番征討突厥可能將他們救出來?”
  陳叔達看向李靖,語氣深沈的道。
  李靖毫不猶豫的道:“兵十萬,糧草齊備,壹鼓而下!”
  縱觀史冊,還沒開戰敢放這種豪言的,僅王翦、韓信、霍去病等寥寥數人爾。
  其他人倒也說過,但那是吹牛。
  人家是說了真能做到。
  王翦是喜歡用大軍壓境的方式,用更多的兵力去堆死敵人,所以敢放這種話。
  因為他從出征的那壹刻起就占據了兵力上的優勢。
  韓信能打仗也會打仗,在他放這種話的時候,說明他已經有勝的把握了,所以他敢放這種話。
  因為他在放話的時候,已經在腦海裏把敵人炮制了。
  霍去病就不壹樣了。
  霍去病純粹就是我想、我敢、我就能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