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紅

聖誕稻草人

歷史軍事

  我看到唐高祖李淵在太極宮內猶抱琵琶半遮面……   我看到萬王之王李世民在兩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三十章 再回武德殿

滿唐紅 by 聖誕稻草人

2024-2-24 19:09

  “就地擒拿,送還竇府吧。”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壹下,緩緩開口。
  他要是沒猜錯的話,那些被竇府逼迫著畫地犁田的人,九成九就是長安城內那些遊手好閑的人。
  他們並不是真正的罪囚,僅僅是因為闖入九龍潭山,就要了他們性命的話,有草菅人命的意思。
  雖然,他殺幾個闖入九龍潭山的人,並不會給他帶來任何麻煩,但能少添殺戮,就應該少添殺戮。
  無意義的殺戮,除了能讓大唐的國力銳減壹分,讓壹個母親失去兒子,讓壹個妻子失去丈夫,讓壹個孩子失去父親外,並不會給他帶來任何好處。
  生命是需要敬畏的。
  如果對生命失去了敬畏,人很容易變成壹個漠視人命的屠夫。
  就像是吃人魔王朱桀。
  李元吉從修文館送來的典籍中,看到過朱桀的生平,知道朱桀是壹個怎樣漠視人命的屠夫。
  他不希望自己變得跟朱桀壹樣,所以他在盡可能的避免壹些無意義的殺戮。
  “臣明白了,臣告退。”
  校尉得到了李元吉的示下,也沒有在涼亭前多留,規規矩矩的壹禮後,便快速的離開了涼亭。
  李元吉站在涼亭正中,遙望著遠處或枯黃、或墨綠的山景,嘴角勾起壹絲笑容。
  李建成引入了壹個強力的外援,這個外援還是壹個妙人。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鬥爭,變得更有意思了。
  ……
  往後數日。
  李元吉壹直待在九龍潭山,過著壹如往常的規律性的生活。
  淩敬在不久之前,派人到九龍潭山傳話,說是那位天策府的兵曹參軍史,也就是那個姓司馬的兵史,已經被滅口了。
  杜淹安全了。
  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值得關註的消息了。
  臘月二十四的時候。
  在宮裏忙碌了大半個月的楊妙言,終於回到了九龍潭山。
  稍作安頓,便出現在正屋內。
  李元吉瞧著比入宮之前還要靚麗了三分的楊妙言,稍微楞了壹下。
  楊妙言笑吟吟的湊到他面前,問道:“阿郎,我好看嗎?”
  李元吉放下了手裏的書卷,誠實的點了壹下頭道:“好看。”
  楊妙言臉上的笑容,就像是壹朵花壹樣綻放了起來,“我就知道阿郎會喜歡。”
  說著,湊到李元吉近前,柔柔的道:“為了讓阿郎耳目壹新,我可是跟著兩位嫂嫂和兩位阿姊學了足足大半個月呢。”
  老夫老妻了,說這種話也不用嫌害臊。
  李元吉也不用多問,就明白了楊妙言的意思。
  當即壹把將楊妙言攬到了懷裏。
  守在門口的王阮,以及壹眾女官、宦官,識趣的關上了門。
  從艷陽高照,到月上柳梢。
  半個月不見,夫妻二人互訴了許久的衷腸。
  楊妙言躺在暖和柔軟的大床上,壹邊收著被汗跡黏在耳邊的發絲,壹邊柔和的道:“阿郎,儺戲大祭已經準備好了,妳真的不準備回宮看看嗎?”
  李元吉長長的癱在床上,不鹹不淡的道:“不看了。”
  這種長達數個時辰,參演人數多達上千的原始戲劇,真的沒什麽可看的。
  從前身的記憶中看,這種戲劇,看客們除了鬼神以外,幾乎看不到全景,也看不到全貌,頂多看壹丁點不怎麽連貫的劇情。
  往往看完以後,還要看壹看‘劇本’,才能明白到底演了什麽,描繪了壹個怎樣的故事。
  對於壹個看慣了連續劇的人來說,看這種戲劇,就是壹種折磨。
  估計也只有高懸在天上,亦或者趴在地底下,能看清楚這種戲劇全貌的鬼神,才喜歡看這種東西。
  “可是儺戲大祭,乃是我大唐壹歲的盛祭,妳要是不看的話,以後可就沒有機會看了。”
  楊妙言捋著發絲勸解。
  李元吉會心壹笑,點了點她的鼻子,“妳是想讓我去看妳排的儺戲,而不是想讓我去參加儺戲大祭。”
  楊妙言笑吟吟的眨著眼,沒說話。
  算是默認了這話。
  李元吉感慨著道:“罷了,看在妳第壹次排儺戲的份上,我就陪妳去看看。”
  楊妙言也沒說話,只是欣喜的鉆進李元吉懷疑,緊緊的抱住了他。
  李元吉任由她抱著,也沒再說什麽話。
  ……
  時間壹晃,就到了儺戲大祭的日子。
  壹大早,楊妙言就開始忙活了起來。
  又是準備入宮的東西,又是盛裝打扮起了李承乾四個小家夥。
  她不僅要帶李元吉入宮去看她排的儺戲,還要帶上李承乾四個小家夥。
  李元吉只是穿了壹身簡單的墨色服袍,拒絕了楊妙言給他塗脂抹粉,率先出了精舍的正屋。
  由於李淵的禁足令還在,所以要離開九龍潭山,橫豎要給李神通打個招呼。
  雖說不打招呼,李神通也不會說什麽。
  但李神通再怎麽說也是壹位長輩,壹次兩次的不給李神通面子,闖出九龍潭山,或許沒什麽,次數多了,那就等於是在打李神通的臉。
  反正此次離開九龍潭山,也沒什麽要緊的事情。
  所以給李神通壹點面子,給李神通打打招呼,也不費事。
  李元吉派人跟李神通打好招呼以後,楊妙言已經收拾好了,並且已經帶上了李承乾四個小家夥,外加齊王府的壹眾鶯鶯燕燕坐上了馬車。
  李元吉在趕往自己的馬車上的時候,還特地往其他的馬車裏瞧了幾眼。
  這應該是他第壹次全面性的接觸自己名義上的‘後宮團’。
  姿色上佳的有不少。
  看著十分賞心悅目。
  楊妙言從馬車內探出個腦袋,葷素不禁的說了壹句,“阿郎想寵幸那位,晚上我給妳送到房裏去。”
  看得出楊妙言的心情很不錯。
  這種話都能當眾說出來。
  不過,李元吉可沒有去宮裏敦倫的意思,就在剛才他派人去給李神通打招呼的時候,李神通暗中傳過來壹條消息。
  說是今晚可能有事發生。
  具體會發生什麽,李神通沒有明說。
  但李元吉必須做壹些準備。
  在婉拒了楊妙言的好意,回到了自己的馬車上以後,李元吉立馬吩咐侍衛頭領去小演武場,取來了自己的唐刀,懸在了腰間。
  雖說唐刀在以寡擊眾的戰鬥中能發揮出的作用有限,但是以儺戲大祭的特殊性,他能帶上的兵刃有限。
  只能以儀刀儀劍為借口,帶壹柄刀或者壹柄劍。
  帶其他長兵器的話,別人就會懷疑他帶兵刃的目的。
  “到底會發生什麽事呢?”
  李元吉坐在馬車內,把玩著唐刀的刀柄,暗暗思量。
  李神通只是提醒他,晚上有事發生,並沒有叮囑他做壹些準備。
  那就說明晚上會發生的事情,應該沒什麽危險。
  以李神通的身份,能特地提醒壹句。
  那就說明晚上會發生的事情,應該不會太小。
  而在宮裏能發生的諸多事情中,能值得李神通出聲提醒的,不是跟李淵有關,就是跟李建成有關。
  也有可能跟他們兩個都有關系。
  “難道我父親和我大哥想趁著我二哥不在,在儺戲大祭上做點什麽?”
  李元吉漸漸的理出了壹些頭緒,也大致猜到了李淵和李建成有可能會做什麽。
  眼看著馬車晃晃悠悠的要趕到明德門了。
  李元吉遙望著宏偉的明德門,幽幽的感慨了壹句,“妳們這是要將李世民往最後壹條路上逼啊。”
  妳們這純純是在作死啊。
  李元吉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價李淵和李建成了。
  任何能夠刺激到李世民的事情,這種時候都不應該去做。
  要做也得先將李世民身上的藤曼和枝條剪除幹凈了,才能做。
  如今李世民還是壹棵大樹,身上的藤曼不僅纏繞的緊實,身上的枝條也長的相當粗壯。
  這種情況下去刺激李世民,李世民念頭稍微不對,就能對大唐皇室,甚至整個大唐造成重創。
  “殿下,該下馬車了。”
  在李元吉在心裏瘋狂的吐槽李淵和李建成的時候,馬車已經快速的穿過了朱雀大街,抵達了太極宮前。
  守在馬車前的宦官,提醒李元吉該下車了,但是他沒搭理。
  倒是馬車後面的其他馬車上的鶯鶯燕燕,在這壹聲提醒下,壹個個紛紛下了馬車。
  李元吉身為親王,而且還是大唐最尊貴的親王之壹,不僅有資格劍履上殿,也有資格在宮內行車。
  楊妙言享受著同等的待遇。
  但是其他的孺人們,就沒資格享受這種待遇了。
  在壹眾鶯鶯燕燕下車以後,馬車再次前行。
  跨過了金橋,穿過了皇城的門戶,在宮裏兜兜轉轉,趕到了武德殿。
  許久不住。
  武德殿內並沒有生出荒涼的氣息,也沒有被雜草和鳥獸占據。
  武德殿還是壹如往常壹樣,幹凈、整潔、莊嚴、宏偉。
  守殿的女官和宦官,在得到了李元吉要回府的消息的時候,早就帶著他們各自的從屬,趕到殿門口相迎。
  李元吉象征性的誇贊了壹番留守在武德殿的女官和宦官勤勉,又賞賜了壹些錢財和布匹以後,才領著壹眾家眷進殿。
  “呼!”
  站在武德殿的正殿內。
  李元吉又想起了剛剛穿越那會兒發生的點點滴滴。
  如同幼獸壹般的侍婢,被傷的變成了行屍走肉的陳善意,小心翼翼守在殿門口,不敢發出壹丁點聲音的侍衛。
  以及,把武德殿當成自己家壹樣的尹阿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