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壹個穿越千年的靈魂,壹名卑微的少年,壹輛神秘的牛車,命運交織,演繹出壹段金戈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23章 戰爭成本

兵臨天下 by 高月

2018-7-26 10:10

  天還沒有亮,劉璟便悄悄起床了,盡管他很小心,還是驚醒了身邊的妻子。
  “夫君,什麽時辰了?”
  陶湛懷孕已有七個多月,身子沈重,難以起身,劉璟連忙握住她的手笑道:“五更過了,不過還早,天還沒亮,妳繼續睡吧!”
  “這麽早起來,要去軍營嗎?”
  “不是,今天要去夏口,我好像給妳說過。”
  “妳看我這記性!”
  陶湛歉然道:“昨晚還把妳的行李準備好,我現在就忘了。”
  她連忙喊道:“包娘!”
  包娘就是小包子,她在年初正式成了劉璟之妾,這也是因為陶湛有孕在身,不能房事,為了解決丈夫的生理需要,她便讓劉璟納了小包子為妾。
  陶湛作為妻子,她極為重要的壹個職責都是替丈夫延續子嗣,由於漢朝孩童的早夭率極高,貴如曹操都死不了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多生孩子才是有效的應對之策。
  尤其對於劉璟,無兄弟姐妹,身份地位又非同尋常,因此他的子嗣延續就更顯得重要。
  所以,陶湛很早就考慮替丈夫納妾,小包子是她早就看上的小妾,不僅僅是因為小包子侍候劉璟六年,當然,這也是主要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小包子的旺子相,她的腰肢很細,但臀部卻又大又圓,而且胸脯也很大,這就保證有足夠的奶水。
  這就是典型的旺子之相,是很多人家夢寐以求的兒媳,陶湛同樣早就定下她為丈夫的小妾,而不準丈夫把她嫁給親衛軍官。
  小包子就住在側房,所以小妾有時又叫偏房或者側室,她立刻穿了衣服過來,“夫人,公子要出發了嗎?”
  “嗯!妳去收拾壹下吧!幫公子洗漱,還有,路上要好好照顧公子。”
  “我知道了!”
  小包子不敢看劉璟,轉身跑了出去,劉璟有些無奈,對陶湛笑道:“我不用帶她去,讓她留下來照顧妳,我更放心壹點。”
  陶湛抿嘴壹笑,“我知道妳的,讓她去吧!家裏有這麽多傭人,少她壹個也無妨,而且她照顧妳起居我才放心。”
  這時,陶湛的兩名貼身丫鬟也進來了,扶陶湛起身,劉璟便轉身出去洗漱了。
  劉璟剛進起居室,小包子豐滿而溫暖的身子便鉆進了他懷中,摟著他脖子撅嘴問道:“妳不想帶我去嗎?”
  有了深壹層的關系,兩人間也更加親密了,劉璟親了壹下她的紅唇,見旁邊無人,雙手便從後面伸進她裙裏,用勁捏了捏她圓潤的臀瓣,笑著在她耳邊低語道:“除非妳答應上次之事,我就帶妳去。”
  小包子臉壹紅,扭捏地點了點頭,“那好吧!”
  劉璟坐下,小包子在身後給他梳頭,問道:“公子,我聽說要打大仗了,是真的嗎?”
  “妳聽誰說的?”
  “城裏都這樣說,所有人都人心惶惶,家家戶戶都在屯糧,米價已經漲到壹鬥八十錢了。”
  劉璟眉頭壹皺,他幾天前才問過,鬥米四十錢,怎麽才幾天便翻了壹倍?
  “鬥米八十錢,是真的嗎?”
  “我騙妳做什麽,昨天下午我娘告訴我的。”
  劉璟有點坐不住了,戰爭還沒開始,自己倒先亂了陣腳,這樣可不行,他必須要和徐庶他們談壹談才行,本來劉璟準備壹大早出發,但現在他改變主意了。
  “小包子,我們中午再走,到時我派士兵來接妳上船。”
  “那得說好了,答應的事情就別賴帳!”
  小包子拿著梳子想敲下去,她常常見到主母這樣笑著敲劉璟的腦袋,但猶豫壹下,她還是不敢,娘昨天告訴她壹個道理,有些事情妻子可以做,但小妾卻不能做。
  天漸漸亮了,在武昌城的羅橋口便已熱鬧異常,羅橋是漕河入城的第壹座橋梁,這壹帶方圓數裏,便以這座橋梁命名,叫做羅橋口。
  羅橋口是武昌城,乃至整個江夏甚至荊州的貨物集散中心,這裏有長達兩裏的碼頭,有大大小小數千家店鋪,各種倉庫更是不計其數,大量貨物從這裏進出,每天有數萬人在羅橋口討生活。
  這些天由於戰爭流言的影響,很多人天不亮便趕來排隊了,在十幾家米鋪前,都派著長長的隊伍,每個人手中都拿著各種口袋。
  這時,壹隊騎兵簇擁著幾輛馬車到來,從馬車上下來五六名高官,很多人都認出了為首的年輕男子,正是他們的荊州牧。
  而旁邊的另壹個高官,大部分人也認識,正是長史徐庶,眾人紛紛給他們讓開壹條路。
  除了劉璟和徐庶之外,還有江夏郡丞伊籍,武昌縣令董允,以及長史從事蔣琬,他們壹起陪同劉璟前來集市現場處理糧價問題。
  事實上,官員們很清楚問題出在哪裏?但有些事情不好說,必須要讓劉璟自己親自來了解,他便知道問題結癥在哪裏了。
  眾人走到壹家米鋪前,店牌上寫著汪記米鋪,在店門上方掛著壹塊青石板,上面用炭筆寫著今天的糧價,米每鬥八十五錢,麥每鬥七十錢,比小包子告訴他,每鬥八十錢又漲了五錢,在正常時期,鬥米不過二十錢,現在足足漲了四倍。
  米店的東主是壹個中年男子,長得又黑又胖,他早迎了出來,下跪見禮,“小民汪石拜見州牧大人!”
  “我有幾句話要問問妳。”
  劉璟看了壹眼身後的買米人,又道:“到裏面去說吧!”
  汪東主慌忙將劉璟和幾名高官請進內堂,又命夥計上茶,忙碌半天,這才垂手站在劉璟面前,劉璟淡淡問道:“我想知道,為什麽米價短短半個月時間內居然漲了四倍?妳告訴我原因。”
  汪東主嘴唇動了動,不知該怎麽說,半晌,他才小心翼翼答道:“是因為傳言要戰爭了,所以開始恐慌,米價自然上漲。”
  “是嗎?”劉璟冷笑壹聲問道:“是妳店裏的儲糧不足了嗎?還是妳覺得大家都賣高價,妳若賣低價就變成異端,或者是覺得有錢不賺是傻子?”
  劉璟的語氣十分嚴厲,汪東主嚇得跪了下來,連連磕頭,“回稟州牧大人,都不是這樣。”
  “那是怎麽回事?”
  “是因為我們的進價貴了,壹鬥米進價原來是十五錢,所以賣二十錢,現在進價是六十錢、七十錢,所以也只能賣高價,州牧大人若不信,可以查我的帳本。”
  劉璟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是源頭的價格漲了,他點點頭,語氣稍稍緩和:“那是誰控制了米價?我是問,誰賣米給妳們。”
  “小人不敢說。”汪東主低下頭,膽怯地小聲道。
  “說!”劉璟重重壹拍桌子,厲聲喝道。
  汪東主嚇得壹哆嗦,終於低下頭道:“是……是陶氏商行。”
  劉璟壹呆,千萬條線索匯聚在壹起,這才終於讓他恍然大悟,“原來是陶家!”
  他忽然回頭向徐庶等人嚴厲地望去,他們早就知道是怎麽回事,卻不肯對自己直說。
  面對劉璟嚴厲的目光,徐庶很無奈地搖了搖頭。
  “徐長史,妳明明知道是怎麽回事,為什麽不制止,為什麽任由陶家漲價!”
  馬車裏,劉璟心中極為不滿,直截了當地質問徐庶道:“難道就因為陶家是我妻子的娘家?”
  徐庶仿佛知道劉璟會這麽問,他也並不惶恐,依舊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我們確實知道糧價大漲是陶家的操縱,事實上,陶家也事先請示過我們,這是我們集體決定的,準許陶家漲價,是陶家的地位無關。”
  “為什麽?”劉璟也漸漸冷靜下來,既然是官府的決定,他要知道是什麽原因。
  “戰爭需要軍費,每個人都需要承擔戰爭的軍費開支,而不是全部由陶家掏錢,那樣對陶家不公,事實上,所有人花高價買米的錢,很大壹部分變成了戰爭軍費,我覺得這不是壞事。”
  劉璟剛開始是以為陶家利用他的關系,哄擡糧價,大肆攬金,所以令他十分憤怒,但現在反饋的情況卻是官府有意縱容,目的是為了變相募集軍費,這讓劉璟怒氣消了大半。
  “現在軍費不足嗎?”半晌,劉璟才問道。
  徐庶苦笑壹聲,這半年多來,劉璟只關註軍隊強大,只關註士兵訓練,只關註戰備,卻很少過問江夏的錢糧開支,本來,僅靠江夏、長沙、安陸三郡要支撐六萬軍隊,就已經很吃力了,雖然又得了襄陽,但也於事無補。
  又經歷了半年多的戰備,江夏官倉早已傾空,如果不是江夏已經難以承受這場大戰的軍費,他也不會出此下策,用漲糧價的辦法來募集的軍費,只要他們控制住糧價上限,影響也不大。
  徐庶默默點頭,嘆息壹聲道:“軍糧可以支撐半年,但錢已經沒有了。”
  劉璟當然知道,平時士兵們訓練,只要保證糧食便可,不用耗費軍餉,可壹旦開戰,就要有軍餉支出,還有傷亡將士的撫恤,立功將士的獎勵,這些都需要錢,說到底,戰爭打的就是後勤財力。
  劉璟只得說道:“那就自己鑄錢吧!雖然荊州沒有江東德興縣那樣的大銅礦,但也有西塞的綠銅山古礦山,可以冶銅鑄錢,本來這些礦山是江夏的後備財富,不想輕易動用,現在也顧不得了。”
  徐庶面露難色,“啟稟州牧,我們也想到了采礦煉銅,只是苦於勞力不足,如果當初壹萬多曹軍戰俘用來開礦倒也不錯,只可惜……”
  “這件事已經過去了,說也沒有用!”
  劉璟有點不高興地打斷了徐庶的話,又道:“既然開礦勞力不足,那就動員大戶人家捐銅器,在黃祖的財寶中,我記得還有壹批銅器,全部用來鑄錢,其余黃祖的財物也統統賣掉,這些富貴之物正是它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屬下明白了,壹定會全力施為!”
  這時,劉璟又低聲道:“還有荊州的眾多世家,不妨想個辦法讓他們出出血,比如江夏出現壹股新的黃巾盜匪,只是要做得盡量隱秘,不得泄露。”
  徐庶有些為難,“啟稟州牧,這種事情很難隱瞞,能不用就盡量不用吧!屬下還是想辦法勸勸他們。”
  “哼!”劉璟冷笑壹聲,“這些世家大多是墻頭草,這個時候拍曹操馬屁還來不及,怎麽會幫我們。”
  但徐庶始終不肯接受劉璟的方案,他又勸道:“可是州牧要坐穩荊州,還得靠他們支持,最好還是讓他們心甘情願掏錢,我想只要壹家家拜訪,他肯定會拿出壹部分錢來。”
  劉璟感覺到了徐庶的倔強,也拿他沒有辦法,只得放手了,“既然如此,妳們自己考慮決定,我就不管了,另外,我要交代壹句,糧價的上限就是鬥米八十錢,漲壹錢都不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